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十章 有关高考的一些不公平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把它看完,还能领略其中的文采并评判出分数。你能吗?”

    陈亚东沉默,他已经无话可说。

    “最可悲的是:再好的立论,再新颖的题材,再精辟的分析,这些全都是用一个分数来衡量。除此之外一文不值。学生的心声就这样被他们无情地蹂躏,残忍地糟践!

    这本身对学生就不公平,又何谈其他?!”

    刘伟又仰头喝了一口酒,虽然在地上排了三水个酒瓶,可是在他眼中却看不到一丝醉意。而且他说话的时候条理也很清晰。

    他愤愤地又说道:“当然还有其他!”

    “分数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进入大学、进入什么层次大学的硬道理。但分数并非完全从考场上得来,分数还可以‘加’。10分、20分的并不显眼,可加到高考头上那就非同小可,它具有点石成金、度化人生的神奇力量。所以,有条件加分的,铁定了要加;没条件加分的,创造条件也要加。

    高考奉行“分数面前人人平等”的原则,试卷上考了多少分,能上什么样的大学,这都是一清二楚在那里明摆着的。虽说唯分数论未必是什么妙计,但起码在维护教育公平上还差强人意。可那个额外的加分政策就没个准头了。在现实操作中,它已经悄然侵蚀教育公平了。”

    不可否认,这是事实。

    “能享受这一项照顾的总是少数特殊的考生,例如省级三好学生、省级运动员、奥数获奖者、小发明家、少数民族等等。问题是,世间360行,行行都有牛人,你为这一行的牛人加分,也得给那一行的牛人加分,否则就不公平。你数学学得好,我还作文写得棒呢;你身体强壮,我还嗓音优美呢。可在加分政策中,又没有规定给有任何一项特长的考生加分,于是不公平就产生了。奥数获奖者加了分,作文获奖者没有加;小发明家加了分,小歌唱家却没有加。

    我们是来自贫困落后地区的学生,我们没有条件参加奥数培训班,没有条件开展发明创造,我们属于教育上的弱势群体,理应是优惠政策帮扶的对象。而实际上的受惠者竟然是那些原本处于优越教育环境的学生,这不是有意拉大教育的差距、制造教育不公平吗?”

    陈亚东还是笑了,嘲笑,但不是刘伟。

    “因为享受加分照顾的是少数考生,加个10分、20分对高考来说又是如此重要,一些没有加分资格的考生家长开始“创造条件”了:弄虚作假。不用说,这又是一些有钱有势者,离权力最近,或者赎买权力,上下其手,颠倒黑白。少数民族考生可加分,于是就有人更改民族成分;三好学生可加分,于是就有冒牌的三好学生;小发明家可加分,于是就有成人帮孩子“发明创造”。结果是苦了那些真正有资格享受加分的考生。不必一一举例,现实中已经上演的够多了。

    无法改变最基本的事实:加分就其本质而言,就是赋予一些人“特权”,人为制造个人命运的巨大落差。而事实也一次次证明,有些高考加分,在一些地方已完全异化为权势家庭的“寻租”。

    正如裸考学生们所说,不能输在‘起跑线’上,却不知不觉地输在‘终点线’上,高考还未开始,别人20分已顺利到手。高考加20分在把一个人带到天上的同时,也把另一批人打入地狱。”

    “起点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,而加分却又在一次又一次强化起点的不公。打拼改变命运,奋斗成就未来,通过教育、就业、个人努力等正常渠道向“上”流动,是我心中的梦想。不可能让每个怀有梦想的人坐享其成,然而公平可以为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机会,以机会的平等催生其它的平等。但是当这种梦想变成了镜花水月,当起点不公成为了难以逾越的鸿沟——如果说这对我们意味着绝望,那么对社会又意味着什么呢?”

    “各家自扫门前雪,哪管他人瓦上霜。人都是自私的,都在为自己着想。我也如此。当不公平满大街都是,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什么的。可是有些不公平却只会降临在少数人头上。而这部分人,比任何一个苦逼学子更感到心酸。

    十二年的努力最终以一次考试来检测,高分的自然欢呼雀跃,低分的只能默默哭泣掉眼泪。然而有些人却是先后经历这两种心境,这也是他们比别人更悲哀的地方。他们不是没考上,而是经过十二年的努力拿到了满意的成绩,但最终却是没有被录取,和落榜无异。”

    说到此处,刘伟的表情出现了较大的波动。眼神中带着无尽的凄凉。

    “有一个词它叫退档。(退档是指,院校调阅考生档案数量一般控制在120%以内,由学校具体确定调档比例,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专业由学校决定,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。高校不会无缘无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录取低分考生。一般高分考生被退档,有三种情况:一是考生的分数虽然高于学校的录取分数线,但未达到所报专业的录取专业分数线且又不服从调剂;二是虽然总分较高但相关科目较差;三是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。)”

    陈亚东问:“你是退档生?”

    刘伟咬牙道:“我考入xx 财经大学,可就是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,所以被退档了。要不然我现在又怎么可能还在这里,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?!”

    不就是重读一年嘛,范得着这么激动吗?只是这话陈亚东没有说出口。

    “退档公平吗?就针对某些情况发表一下各人看法:第一,分数不达专业分数又不服从调剂,那学校你就不要投档了嘛。如果调剂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,那么还不如不要录取了;第二,相关科目差,当然很简单,一样不投档嘛,偏偏有些人相关科目考了满分,其他科目零分一样被拒之门外,我就想问我们的教育这是怎么了;第三,自身条件不符合的,学校就更不应该投档了,如果考生真这么填,那只能说明他脑子有问题了。只要不投档,那就看学生的下一志愿。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,给学生留下更广阔的选择空间,这也是对他们十几年来的努力的尊重!

    有人就要问:那学校不投档,招不满人怎么办?

    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,它的主体是学生,一起都应该为了学生着想。如果一个学校为了完成自己的招生指标,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,却不管不顾做为一个退档学生的感受,那么就样的学校未免也太自私了。

    这样自私的大学未免也太多了吧?可是谁又能否认自私的国人也很多呢?环境造就人性。教育本身就有病,又怎能希望教出来健全的人。当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时,我们的政府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,而是怎样把问题压在水波之下。”

    “当谎言已经架空一切,对我们的国家来说,这又意味着什么呢?”   东世纪

    ...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