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8章 大赛后续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“明月几时有?

    把酒问青天。

    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

    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
    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

    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
    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

    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
    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
    这个世界没有苏轼,却不代表他的词在这个世界没有市场。

    事实上,这首在前世传诵了数百年的宋词名篇,在这个世界依旧十分受欢迎!

    宋朝的词,最讲够词韵和节奏,所以也最容易谱成曲子。古代没有电视报纸互联网这些传播媒介,传播信息的方法,除了书籍之外,大多数都是靠人们口口相传。

    宋词之所以传诵广泛,就是因为它们很适合吟唱,可以通过乐曲来表现出来。

    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柳咏。

    “凡有井水处,皆能歌柳咏词”,这是古人对柳咏的最高评价。

    一个人的诗词之所以能够流传得如此广泛,其实也跟他所选择的传播路径有关。柳咏喜欢混迹于青楼乐馆,而那些地方都是歌姬乐师聚集之地,而且吸引大批文人墨客前往。一首乐曲从这些地方传,就很容易被人们熟知,迅速传诵开来。

    当然,传播路径只是一个原因,真正重要的因素还是看词的内容。

    柳咏的词都是慢词,词蕴平缓,音调丰富,雅俗并陈。词中大多描述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,都市生活、市井风光以及羁旅行役的切身感受。

    简单地,就是平民化,大众化,附合当时人的审美和娱乐需求。

    所以他的词才能传诵得如此广泛。

    同样道理,苏轼的这首词也基本附合这些条件,首先它可以通过配乐诵唱来传播。

    其次,这词的词曲意境优美,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、亲人远在千里、自己独自一人对月饮酒大醉,烘托出遗世独立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。

    而且词中还蕴含着神话传和渗进了浓厚的哲学意味,无论是谁,只要听过,都能够记忆深刻。

    红玉唱完,整个舞台四周均沉默下来。

    现在虽不是晚上,也看不到月亮。但所人有陷入了深深的沉思。特别是一些羁旅的商贾,不禁黯然垂首,想起了家里的亲人。

    许久许久,洛水河岸数万人竟然没有发出半声息。红玉优美的歌声和琴音,依旧在众人的耳边盘旋,经久不绝。

    众人完全被带入了音乐所营造的氛围当中!

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,突然响起了零星的掌声,惊动了所有沉思的人。

    然后,整个洛水河畔高呼叫好之声四起,掌声有若雷鸣!

    真正疯狂了!

    所有人都为这一首曲子狂热高呼、鼓掌!

    红玉成为花魁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情,接下来的一切也顺理成章。这次花魁大赛在赵王爷的主持下完美结束。但留给洛京城所有人的却是一首可以传诵千古的名篇。<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