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15章 援明前的交涉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,文士领兵丢掉辽东的那位,现在他是隋德王府的太监,又是张少数民族的面孔,虽穿了中土文士的服装,但已无人再认出他来。

    王肖干当然不愿意被人认出来,东林党人遗臭万年的事情他已有耳闻,眼下朝中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党人,更何况王化贞这种丢失辽东的老东林了。

    只是来到四年之后的京师,清兵入塞、全城戒严,王肖干想找张熟面孔也不容易,但身负重命,又误回天启元年,再不能达成圣命,得罪仙廷的日子肯定不好过。

    功夫不负有心人,到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京师的第四天,王肖干终于遇到一个同样在东安门外寻不得进宫路的熟面孔。

    “敢问您可是帝师孙承宗孙大人?在下隋德王府内监王肖干……”

    孙承宗十八年前去日月岛转了一下,回来已是崇祯十一年,整整年轻十八岁,记得前生事后便清楚被神仙摄了一回魂。

    过了不久孙承踪又听说威海卫外的刘公岛上驻有三万南明骑兵,请求朝廷允许入境抗金却一直上岸无路。他这才相信魂梦所见之事不虚,而且自己确实又回到了十八年前五十七岁的容貌,这才匆匆来京希望见一见崇祯进行说合。

    孙承宗赚进京师半个多月,找了十余张半生不熟的面孔,由于杨嗣昌、刘宇亮、薛国观等主和派主持朝政,竟然没人敢帮他向崇祯递个话。

    隋德国是天启年前加封的外藩,孙承宗自然有些印象,也听说德王与广陵寨联合举义兵三十万勤王的事情。

    孙承宗此来也是为这些三十万义兵的事情,听说带兵主将隋德国兵部侍郎戚继光不听从进行调动,奉德王之命暂时仅为保护宣大总督卢象升的安全。

    原因是朝廷一味主和,听从调遣只有撤军,浪费了三十万组兵之银,德王杨元那边无法交代,到时义兵赚不到饷银而为患就火上浇油了。

    孙承宗一听是隋德王杨元派过来的使者,不由眼睛一亮,这不正好借机一起入宫面圣吗。拱了拱手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外族阉寺,见过之后问道:“王公公可为德王援明之事而来?”

    王肖干不知道德国军队已到HB看到孙承宗这里能说上话,心里大大松了口气,急忙揖道:“卑下正为此事而来,还望孙大人帮着向陛下递个话。此事情急,卑下先谢过了!”

    孙承宗心里暗笑,隋德王的来使可不是自己去联系见崇祯的,就算事急就直接跟官运亨通门的锦衣卫吱一声就是,他们又岂敢耽误隋德王出兵勤王的事情。

    孙承宗当然得问问王肖干见了崇视要说些什么,一问才知这年轻阉寺来京才第三天,对隋德国与广陵寨组义兵勤王之事一无所知,只是想为德王杨元谋到部分军事自主权。了解清楚后便上前跟锦衣卫传达隋德王遣使之事,很快便得到崇祯对他俩的召见。

    孙承宗给朱由校当过几个月老师,第二年巡行辽东督师蓟辽,收复失土凝聚了军心民兵,渐渐筑起了所谓锦宁防线,后来免官于阉党专朝。

    崇祯二年己巳之变后受命出仕,收复永平、迁安、滦州、遵化四府失地,重修大明明长城,大凌河战败辞官于权奸党争。孙承宗又上书边关政务共计十六件事,但崇祯见书后却不采纳。这些都是崇祯四年所发生的事,至此已致仕还乡整七年,杨明远猜他年轻十八岁后,不会再呆在家里“等死”。

    朱由检做了十六年皇帝,奸佞温体仁当了八年首辅,他便十三年的眼疾,是个睁眼瞎,对自己治下的大明国情都只是雾里看花、一知半解。

    可是朱由检又喜欢卖弄小聪明,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一点点“内情”与臣子们斗智斗勇,欺来骗去。这样又如何让臣子们效忠于他,驭臣乏术之后等待朱由检的只有朝廷内外的整体背叛,把大明江山卖给了李自成和他的流氓政府。

    建极殿(满清入主改名保和殿)后的云台门,在明朝外朝进入后宫的主要大门,大明皇帝虽然也集权,但还没有把国事办公室搬到皇帝的家里乾清宫去。

    一般大明皇帝的“平台召对”便设在云台门,崇祯朱由检经常在这里赐饼子给臣子吃,施舍点小恩小惠以示亲和宠幸。

    听到孙承宗领着隋德王的使者求见,束手无策的朱由检喜出望外,立刻准备旨孙承宗在平台召对。只是看到孙承宗不但没有病容、精神矍铄,而且看着非常年轻精力旺盛,心里不免有种被欺骗的感觉。

    当年孙承宗可是以养病为由辞得官,后来多次见召却坚决不愿赴京出仕,朱由检不知道孙承宗“病愈”还不足三个月。

    此时南明已占有台湾,那里入迁近五十外海外汉民,南明国主又自称是大明宗室飞升当了小明王,在南极大岛立国并篡用南明为国号。而这次援明之事也只是雷声大、雨点小,并借机在登州刘公岛建立水师军港。这当然是朱由校及治下朝廷所不允许,也让朝廷上下感到忧虑和不安。

    其次便是隋德国与广陵寨联结组建的所谓援明军,朱由校不是不相信德王杨元组义兵勤王的诚意,而是忌讳广陵寨李寨主和他赈助的百万饥民。(具体数量并没统计)

    大明朝廷认为,广陵寨寨主李年不是善类,自称是杨州富商李年,实际有可能是漏网的闯逆李自成。去年张献忠让朝廷招抚之后,闯逆完全有可能逃过了追剿,让人在HN的深山中建立了广陵寨。德王杨元不清楚底细,一味出巨款组建义兵勤王,来日有可能不受约制广陵寨。更重要的是现在广陵寨李寨主赈济灾民的义名广传天下,灾民却不清楚背后的外藩隋德国的钱粮支持,还帮广陵寨在山谷中造耕千顷、印制专用纸币。

    (吴境与崇祯年代的大明共同使用100亿“冥妙”小额币,999亿人民币将用在另一条历史支流上的隋德国及大明商业。三种纸币皆以1:1汇兑,银元与纸币的汇率为1:72,一两白银值1.41银元,这些是为今古社会接轨作准备。几个地下王国之间依然用银元结算。初建时期的隋德国向金巧云借贷白银,这些利息分担着杨明远诸多王宫的花用,以取得她在后宫的绝对主导地位。

    孙承宗当然清楚朱由检心里的担忧,他其实对朱氏南明也有疑虑,此时则更热衷于德国的援明军,认为广陵寨李寨主绝不会是闯逆李自成。李自成与张献忠、罗妆才等逆首都不互信,又岂会相信外藩德王杨元,根据三十万援明军的情况看,这完全是一支在隋德朝廷主持下的军队,只是为了募兵或移民才借用了广陵寨之名。

    孙承宗则认为,隋德国国主杨元是隋朝文帝之后,在木邦立国没有汉地之民,只是想借中原灾荒连年招抚一些百姓过去罢了。根据东藩南明台湾府迁入五十万外洋汉民的情况看,杨元父辈有可能二十年前在南极大岛失国后想逃归中原,路途父王身亡,才在木邦开疆立邦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