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四十一章 大统三年(公元537年)-夏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我恍恍惚惚,我是在哪里见过?

    我一瞬间茫然,愣愣地看着他。那闪着金光的巨石明明如此真实地在眼前一闪而过,巨石上如愿二字清晰而又分明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?

    他拉着我,奇怪地说:“你瞧你,说些奇怪的话,惊得一头的汗。”说着伸出衣袖帮我擦掉,又说:“我真的累坏了。我要睡了。你陪着我。”

    我定了定心神,见他躺下,帮他盖好薄衾,在他身边坐下。

    他拉着我的手说:“我醒来时,要看得到你。”

    我尤在心神不宁,胡乱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等他醒来,已经日薄西山。他哎呀一声,说:“我竟睡了那么久?”见我还坐在床沿上,笑着说:“这么听话,真的一步都没走开?”

    我局促地一笑,说:“走开了一小会儿。去吩咐他们给你做点心。”

    他笑,说:“做的什么?”

    我起身吩咐眉生去把凉好的绿豆百合汤端来,说:“暑气盛了,吃点这个好。”

    他坐在床上不肯下来:“喂我。”

    我白了他一眼:“这么大人了,又没生病,还要人喂么?”说着走到旁边,把那玉盏往小几上一放:“自己爱吃不吃。”

    他呵呵一笑,乖乖起身,坐在小几旁吃起来。吃了两口,说:“好甜!”

    “太甜了吗?”我想起这汤是眉生做的,便说:“这是眉生做的。南边人嗜甜。吃不得吗?”

    他搅动着汤里的小银勺,问:“你怎么不给我做?”

    “下次吧。”我又白了他一眼。

    他吃完绿豆汤,拿巾子擦擦嘴,说:“我最近要开始整军了。”

    “整军?”我不懂。独孤公子从前从不跟我说这些。

    他说:“高欢兵力强盛,连年进犯。永熙三年曾攻克潼关,进逼华阴;大统元年正月又攻潼关;大统二年三月,高欢袭取了夏州,不久又袭取灵州,今年正月,高欢领军屯蒲阪,于黄河上架设浮桥,准备渡河攻潼关。我那时在建康匆匆见你一面,听说他们屯军蒲阪。本想在建康多羁留几日,也只好匆匆回来。在我们婚礼之前,刚跟他们在小关打了一仗。”

    啊,这些事情我从不知道。我从不知道,他一直忙于应对东边强劲的敌手,几乎应接不暇。

    永熙三年到大统三年,我正和独孤公子僵持,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,郁郁寡欢。

    ——我们竟僵持了整整三年。

    “在小关打赢了?”我问。

    他一笑:“你夫君一向用兵如神。不仅大胜,连高欢的大将窦泰都被逼自杀了。”

    我想起姚氏说的,宇文泰,一向求仁得仁。

    不禁低头一笑。也许是真的。他是被上天眷顾的。

    他不知我心中所想,继续说:“西边本就不比东边物产丰饶,人烟稠密。我想着,若总是这样被动,长此以往,我们坚持不了多久,早晚要被东边吞并。当务之急,我要整顿兵马,提高士气,扩充军队。”

    我看着那空空的白玉盏里静静放着的小银勺,问:“为什么和我说这些?”

    他一愣,好像我问了个很奇怪的问题。忽然又笑了,说:“你该知道自己的男人每天在干些什么。不然,怎么了解他?”

    我抬头看着他:“不是一向说,妇人不能干政么?”

    他白了我一眼,说:“我只是说给你听,又不是让你去扩军。”

    听他这样说,我也忍不住笑了。

    他见我笑了,说:“我准备七月下旬集诸军于咸阳,八月到潼关开始整兵。你要跟我一起去吗?”

    咸阳?秦的旧都,渭水穿南,嵕山亘北,山水俱阳。西汉帝陵也都在那里。经年久旷,如今不知荒成什么样子了。

    “阿房宫是在那附近吗?”

    “大概四五十里路吧。你要想去的话我就命人送你过去。”

    我想了想,说:“算了。那宫殿,秦朝两代皇帝建了那么多年也没建成,光劳民伤财,最后连帝国都垮了。有什么可看的。”

    他笑眯眯看着我,说:“明音,我小看你了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我不解。

    他说:“你这小妇人的胸中,竟还有天下的丘壑。”他仰头咂咂嘴,满意地说:“不愧是我宇文泰的妻子。”

    我不理他洋洋自得,说问:“你读过鲍参军的那首《拟行路难》第十五没有?”

    “鲍参军?鲍照吗?年代很近吧?他写什么了?”

    我又白他一眼。他是不是只读过曹孟德?

    我顺手取过他面前那喝尽的玉盏中的小银勺,轻轻敲着盏边吟道:“君不见柏梁台,今日丘墟生草莱。君不见阿房宫,寒云泽雉栖其中。歌妓舞女今谁在,高坟垒垒满山隅。长袖纷纷徒竞世,非我昔时千金躯。随酒逐乐任意去,莫令名叹下黄垆。”

    他摇摇头:“意气消沉之语。不好。什么千金躯,什么下黄垆。堂堂一个士人,还不如三国时的一个武夫。”

    “谁?”

    “太史慈啊。”

    “他又说什么了?”我直觉得好笑,不过一首诗,还这样认真和我争辩。

    他说:“他死时说,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。这才是乱世中的大丈夫!也只有这样的丈夫,才能平定乱世,立不朽之功勋。”

    我觉得有些无趣,悻悻说:“看你,我不过是说起阿房宫,念首诗给你听罢了。还惹得你这样认真。”

    他一笑,半嗔半喜,说:“你的夫君是个顶天立地的丈夫,听不得这些消磨意志的话。——”他笑嘻嘻走到我身后,一把抱住我,又说:“要说,也要待天下平定之后。到那时,我同你隐逸林间,再不谈国事,只论风月。随酒逐乐,同下黄垆。”

    他正当盛年,意气风发,野心勃勃。他怎么会有想要隐逸的一天。可为了让我高兴,还是这样说。反正还是几十年后的事情,到时候又是个什么景况,谁知道?总之是说出来大可不必负责的话。

    我听他这样说,心中又泛起难言的苦涩。独孤公子有一天是要回来接我的。到那时,宇文泰又会怎样?

    随酒逐乐?我们三人的结局,会是怎样?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