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五章 起死回生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夫人一看,脸上泛起了高兴地笑容,她吃了一小碗稀饭,要求坐凉轿,她好看阔别一年的家乡,于是对凉轿做了改造,里面放了个躺椅,其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垫絮,扶老夫人躺下去后,再搭了一层薄丝棉被,头枕一个软软的枕头,老太太头可在枕上转动自如。

    于是道别龙大人的表姑家,离开龚滩向酉阳城进发。

    男人们骑马,女人们坐轿,老太太看了会风景,在轿上晃晃悠悠的竟睡着了,上学又切了切脉,很正常,中午在丁市镇打了个尖,老太太吃的是专人带着的稀饭咸菜,在饭馆蒸热后又吃了一小碗,还让两个丫头扶着在地上走了一小圈,脸色已现浅红色。

    在傍晚时这一行到达酉阳城东门外的龙家大院。下午秋日高照,秋风送爽,老夫人在凉轿上晒着暖暖的太阳,美美的睡了一觉。快到家门口才醒来,直抬到老夫人自己的房间,大家扶老夫人躺下,让老夫人再休息一下,准备吃晚饭。

    老夫人在自己睡了多年的床上,心里踏实多了,也舒畅多了,连饥饿的感觉都有了。上学近内切了切脉,已没有乱像,虽然较平常弱一些,对一个大病正好转的老人亦属正常了,老太太吃了自己的米煮的稀饭,加上自己屋的咸菜和熟悉她口味的佣人,胃口大开,满满的吃了一小碗,精神好多了,叫下人扶她起来靠床上坐着,这时他注意到一个年轻媳妇坐她侧边为她切脉,很眼生,便问道:“这个妹儿有些眼生,是哪家的啊?”在旁侍候的龙夫人道:“老太太,这是您的救命恩人管郎中的夫人,为医您的病她昨天进进出出的忙乎了大半天,您还不晓得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问道:“我们不是在船上吗,他们怎么知道我病了?”

    龙夫人道:“老太太,你不晓得,抬下船的时候,你脸色蜡黄,脉也摸不到了,气也弱极了,喊也喊不醒了,大家除了哭,没有任何办法,这时管郎中赶来了,拿出银针在耳朵上扎了几针,你才恢复了脉相,你的脸色才有好转。”

    当时一个贴身服侍老太太的丫鬟说道:“他们大家都赫着了,以为你老人家已经走了,哇哇大哭起来,辛亏管郎中来摸了你的脉,说并未死去,于是拿出银针把你救醒了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道:“这么说我已走了一回,只是阎王爷不收留我,让管郎中把我从无常二爷手中救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大家说:“可不是嘛。”

    有个四十来岁的人说道:“是老太太福大命大,又经常吃斋念佛,得观音菩萨保佑,自然逢凶化吉,转危为安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道:“话是这么说,郎中夫妇是出了大力的,郎中媳妇,谢谢你们两口子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就闭上眼睛休息了,除值班丫头,大家都退了出来。

    第二天上学开了张药单子,让下人去酉阳城抓来给老太太煎服。

    这时老太太已好了一半了,精神也好多了,她叫人把她扶到天井中晒太阳,碰到春红来看她,便问道:“郎中媳妇,你多大了?怎么在龚滩?”

    春红道:“回老夫人的话,我已满十八岁,吃十九岁的饭了。我们是从湖广省衡山县逃荒到龚滩的。我们那里闹旱灾,没吃的,饿死了好多人,接着又闹瘟疫,又死了很多人,没有办法,师傅就叫我们逃难逃出来了,准备从龚滩坐船去重庆谋个生路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道:“重庆是个大地方,生意好做,我们家在那里有不少产业,由我家老二在那里经营者。”

    春红道:“巳时已到,老太太我给您摸摸脉把!”

    摸完后,春红道:“恭喜老太太,脉相已无什么问题了,老太太很快就会痊愈了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道:“郎中媳妇,想不到你年纪轻轻也懂医术。”

    春红道:“我们家也是医药世家,父亲在世时我也读过《脉经》和《本草学》,故略懂一点。”

    春红看见老太太有点倦意,便说道:“老太太该休息了,等会我再来看你,跟你摆龙门阵。”

    中午,老太太吃了一小碗干饭,泡了点肉丸子汤,吃了点炒的青菜,硬要人扶她到大门外看看,看庄稼长的怎么样,龙大人道:“庄稼已经收割了,已是窖红苕的时候了,过几天要点麦子了,只有菜地的南瓜青的青黄的黄可以看一下。”于是几个佣人扶着拥着老太太来到石朝门外,两个丫鬟抬着竹靠椅,抱着垫絮跟来了,老太太坐在高高的石朝门前,望人们在忙三秋,心情大爽。这时左邻右舍看见老太太回来了,连忙过来打招呼,问安,很快就围了一圈人。见到阔别一年的老乡亲,老太太很高兴,不断感谢乡亲们的问候,有的告诉她哪家娶了媳妇,哪家嫁了姑娘,哪家得了儿子,哪家添了孙子,一片乡情,使老太太自己才感道落叶归根了。

    服了上学开的药方上的药,加上与乡邻的会面,心情大好,病情也慢慢好起来,其实自龙大人告诉老夫人得病的经过后,上学心里有数了,老夫人的病三分真病,七分心病,心情好了,病自然就好了,因此为他开的药都是调理加滋补的药。

    这时上学又来到了她住的上房问候和查看病情,一切正常,便说道:“老夫人恢复的很好,要不了几天,老夫人便病好如常,可到处走走了。”

    老夫人道:“管郎中,这可真要感谢你啊,如果没有你及时抢救,我可能走都走了,哪的还有今天、明天,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呀!”

    上学道:“老夫人言重了,这是老夫人福大命大造化大,受老天爷保佑,我只是顺便搭个手,帮个忙罢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上学告辞出来了,与父亲商量去龚滩的事。龙大人说道:“去涪陵的船明晨就有,现已近傍晚,肯定赶不上了,不如再在这里住一天,后天上路,坐大后天去涪陵的船。如果我母亲病情好转或稳定,我也要赶回任上,大家一起坐我的船走,岂不更方便?”代朋父子一听,也有道理,就决定再留一天。

    很快就到了掌灯时分,用晚饭的时候了,老太太的晚饭过去都是在她自己的房里吃,一般比较清淡,饭也很烂,除一碗饭外还有四个甜的小花卷,菜为榨菜炒肉丝,两个素菜,一小碟泡菜,以及酸菜肉片粉条汤,每样皆为一小碗。龙大人夫妇等老太太上桌后便离开到外面用餐去了,这是龙家多年的老规矩。

    由于老太太吃的本不多,且又可口,她吃得香,故而很快便结束用食,她一时兴起,要出来看客人和儿子媳妇用餐,丫头们在上席的上方放好了太师椅,铺上棉坐垫和靠垫,把老太太扶出来,大家看老太太出来了,龙大人夫妇连忙让出上席方,即到下席方,代朋夫妇与上学夫妇坐两边,佣人为老太太在上席方放上碗筷,将太师椅移到桌前,这时代朋举杯祝老太太福体康宁,长命百岁,老太太很高兴,忙命大家坐下喝酒吃饭,不要管她。

    第二天老太太情况继续好转,精神也越来越好,仍继续服药调养,在丫头们的搀扶下,在家中院子各处走走,并到后花园观看了盛开的菊花和挂着果实的橘子树和柚子树、柿子树,金灿灿的橘子、柚子和柿子很是受看。

    这时有门子来报告,乡里乡亲们得知老太太从涪陵回来了,特来看望她,老太太吩咐丫鬟把乡亲请到院中安顿坐好,看上茶,她马上就来,老人慢慢来到中庭院子,看见满满的坐了一大圈,有二三十个人,有龙家的,也有远房的异姓亲戚,更多的是左邻右舍,有的叫姑婆,有的叫姑妈,有的喊老夫人,有的喊老太太,有的还叫她表祖祖,老太太在上首躺椅上半坐半躺的接受大家的问候,老太太谈了自己生病的情况,尤其是管郎中抢救自己的情况:“那个管郎中,大家都叫他神医,真是手到病除,那手中的银针扎下去,什么病都医的好,你们猜他才多大,二十来岁。”她吩咐丫鬟请管神医来,大家要看看管神医的风采。

    一会儿上学进来,大家一看,蛮精神的小伙子,高高的个头,白皙的皮肤,鼻正口方,一身儒雅的打扮,想不到竟有如此神奇的医术,都很吃惊,有的说管神医前途无量,是进入朝廷太医院当御医的人才。

    这时有个中年人说道:“常言说的好,牙痛不是病,痛起来真要命。我牙痛几天了,看了几个医馆皆不奏效,想请神医给看看。

    有人给他开玩笑:“喂,吴老三,你是来看老太太还是来看你的牙痛,你可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哟。”

    老夫人道:“老三,不要介意,管郎中是大好人,有求必应,你又看我又看病,一举两得岂不是更好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都不介意,上学走上前去瞧了瞧吴老三的病情,从药箱中拿出银针,刷刷刷三针插在腮帮子上,随着手的捻动,疼痛顿时减轻,很快痛就止住了,上学有给他说了治牙痛的单方,让他到坡上寻来熬水喝,就好了。

    这下大家亲自看见了管神医的神技,真口服心服,老太太道:“如何?是手到病除吧?不然还以为我在吹空龙门阵呢!”

    客人们明白是来看老夫人,不是上医馆,因此没有人再出现让郎中看病的事,上学也自觉离开了,让老夫人痛快的与乡亲们拉家常。老夫人留下众乡亲吃了中午饭才让大家回去。

    中午午休后,老夫人让大管家打开自家储藏上等药材的柜子,让上学夫妇来挑些带在路上以便救急。上学道:“老夫人真菩萨心肠,我却之不恭,也就不客气了。”小两口挑了些不常买到的、药效好的、比较名贵的中草药放入大管家提供的布袋中,老太太特别关照管家拿三支上等高丽参送给管郎中。上学道:“老夫人给的名贵药材不知要救活多少人,老夫人行善积德,将来一定长命百岁!”春红也说道:“老夫人办百岁酒一定不忘记通知我们喽!”老夫人听得非常高兴,忙说:“一定请,一定请!”

    上学道:“如此好的家园,如此孝顺的后辈,不图什么,不就图个长寿嘛,多活些年,多享几年福。”

    当天晚上,上学又开了两张药单交给管家,说道:“先抓第一张,五付,一天一付,第六天再抓第二张药单,亦五付。这十付药吃完,老夫人就完全康复了。”

    当屋中只剩为她切脉的上学时,老太太要上学告诉她她的身体到底怎么样?还能活多久?

    上学说道:“我这几天医治时注意老夫人的脉相,通过望闻问切,对老夫人的福体已比较了解,说真的,你老身体并没有病,连老年人常得的小病都没有,五脏六腑,七经八脉皆没有问题,照这样下去,又注意保养,活一百岁绝对没有问题,甚至一百一十岁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老太太一听,如吃了定心丸,人生七十古来稀,能活一百岁是稀中之稀,称人瑞啦!

    上学继续说道:“但是有两点望老太太切实注意,人活在世上,总不会完全一帆风顺,有什么问题要善于排解,有什么想法要善于给人交流和倾诉,像这次病就是心气淤结而形成的。您想老家了,就叫他派人送你回来,这边有轿子接就行了,结果大人忙于公务,一时抽不出时间来送您,您老想不开,淤结于心,终于成病,差点出事,不知我说的对不?”

    老夫人道:“是这样的!”

    上学又道:“老夫人亦多住自己家乡和几十年住惯了的家,这里空气也好,饮食新鲜,自己所产,吃起来放心。这是其一,其二哩!这里有你的三亲六戚,三朋四友,平常大家串串门,走走人户,看看风景,心中就时刻会有愉快的心情。或者今天有人接媳妇儿,明天有人嫁姑娘,后天又有人过生日,光赴宴会您老人家都搞不赢,生活既丰富又热闹,而且都是至亲,或是很熟识的人,你又是老辈子,大家都尊敬您,众星捧月似的,你平常的日子一定很愉快。老夫人如往涪州,开始还觉得新鲜,过久了你就感到乏味,除了大人一家,没有其他人可谈话,偌大一个州衙署,没几个人,冷冷清清,逐渐就会有孤独感,心情也就不舒畅了,就想酉阳了,想自家的大院子了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道:“管郎中,你说的对,我听你的。”老太太叫心腹丫鬟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,说道:“管郎中,你要到重庆置业开馆,银子少不了要花销的,这点钱或许对你有点帮助,一定要收下。”

    上学道:“多谢老夫人,我管上学如有出头之日,一定不忘老夫人的资助。”

    老夫人道:“我家在重庆有多家商铺,主要在城郊,我要嘱咐我家老二,一定要帮你们将医馆开起来,也好治病救人。”

    上学道:“谢谢老夫人的关照。”上学出门,回到下榻的地方,把银票交给父亲收起,上学道:“昨天杨会首出手也是五十两银票,现在一共有一百三十两银子,安家置业基本上差不多了,并且还有两千铜钱做零用。”大家都很高兴。第二天黎明,龙大人告诉管代朋和管上学,他昨晚与母亲商量好,今天上午即刻启程回涪州,由于是官府专用之船,他们一到即可开船。

    大家赶快用了早饭,都去上房向老夫人告别,上学又为老夫人切了一次脉,脉相正常,他告诉老夫人,他开的十付药吃了,一切都好了,老夫人再次对上学表示谢意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