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七十一章 刘辟来袭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个村庄的吗?

    刘辟深吸一口气,内心犹如着秋冬的天气一般,拔凉拔凉的。

    第一次,刘辟感受到这个巨肥的差事,似乎并没有那么美好。他回想起出征前,自己主动请缨,领5000精兵踏平何家庄时,神上使身边那黑袍书生看他时的阴鸷眼神,原本以为那是羡慕嫉妒恨,现在他有点明白过来,那是一种看死人的眼神啊!

    太阳依旧挂在当空,可刘辟却感觉全身冰凉。

    “打不打?”

    “怎么打?”

    满脑子惆怅的刘辟早已忘记要夜宿何家庄的豪迈,当即下令就地扎营,他需要捋捋厉害关系再作打算。

    何家庄,或许现在称之为何家堡更为合适。始建于两年前,一阵风的突袭事件让何咸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更安全的后方基地,以应对即将要发生的乱世之争。建设的灵感,自然来源于后世大名鼎鼎、号称可以储存三十年粮食以自守、永不陷落的“郿坞”以及后世山西县号称“一座院就是一座城”的王家大院!

    “郿坞”只听说于史书之中,但是王家大院却是何咸亲眼见证过的宏伟。在冷兵器的时代,像王家大院这样的堡垒性庄园,只要内部不出问题,没有10倍之敌,是很难被攻陷的!而这,尤其适合汉末这个盗匪四起的年代。为了自己的小命,也为了所有依附于何家生活的这些人们,何咸有责任给他们找一个安全的家。在这个人命贱如狗的时代,有一个可以安全喘息的地方,一个值得用生命守护家人的地方。

    何咸比不上董卓的财力,却有极为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筑城技术。

    宛城大疫之后,何家庄吸收了数千流民。忙时耕种,闲时建设。何咸只需要付出一点点的粮食,就能让这数千人感恩戴德。大疫饥荒之年,活下去都成为一种奢侈。以工赈灾,是中国古往今来皆在使用的好法子,何咸不过是借用一下前人的智慧,多活一些人而已。而何家堡的城郭就是在这个时候建起来的。

    木板为框,黄土夯实,浇筑以糯米汤汁,坚固程度堪比水泥。按照何咸原本的想法,上面还应该覆盖一层青砖方能显出高大上的感觉。但是青砖工艺复杂,花费太高。何家庄的砖窑现在全力开工生产的都是黄砖。何咸试着用黄砖搭建了几栋平房,不曾想,却收到了庄内军民的疯狂追捧。产出的黄砖也都用来搭建村民和流民居住的砖房。在何咸看来这些简陋的砖房也就胜在冬季的保温性能好点。

    有了房子的流民,在搭建何家堡城墙的时候,简直是不惜性命!有了房子,就是有了家!这个朴素的观念,纵贯汉民族历史两千余年,未曾改变。这是一个即将乱起的时代,就连最底层的流民都已经感受到了这种生命的威胁。现如今,他们有机会留在这个貌似非常安全的城堡里面,没有人想偷懒,没有人敢偷懒。生存,是大于所有一切的基础!

    城高二十尺,宽十尺。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,就是高约5米,宽约1.5米。虽然比不上洛阳城的10米城墙,却已经不次与郡冶所级别的宛城。城墙之上有城楼、垛口、枪眼,下有券门洞,也就是城门。何家庄几乎是东南西三面围水,北面靠山。所以何咸在设计的时候只在南北方位留下了城门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